看了一篇文章,触发自己仔细复习了一下历史。涉及到蒙古帝国,元朝,还有近代的蒙古国。
深深地感受到了 “ 落后就要挨打”,不能单纯怪别人不好。国家之间,利益的交换,完全凭实力说话。
蒙古帝国与元朝,是容易被许多中国人混淆的、既相互联系、又有所区别的两个概念。蒙古帝国是指于1206年由铁木真建立的蒙古族政权,在蒙古帝国内建立了建立大汗汗国、察合台汗国、钦察汗国、窝阔台汗国、伊利汗国。蒙古大汗汗国的继承者就是中国元朝。其孙忽必烈于1271年改国号为“元”,这才是元朝。而四大汗国仍然奉元朝为原大蒙古国的正宗,他们都听命于蒙古大汗,而元朝皇帝就是蒙古大汗法定的正统继承人,只不过这个称号很快就像周天子一样没了意义,蒙古帝国彻底分裂了。虽然时间很短暂,但这仍然不可磨灭掉中国才真正是蒙古帝国继承国的客观事实。
1368年,被朱元璋推翻,建立明朝,将元朝统治者赶出中原,塞外的蒙古政权沿用大元国号,史称北元。明朝始终无力收复蒙古地区。明朝时期在中国的蒙古人大多退回塞外,主要生活在这一地区,直至明朝覆灭。
1635年,多尔衮与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,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,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,交出可汗印信,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,蒙古帝国的汗位至此断绝,而蒙古帝国,也永远的消失了。
1660年外蒙古库伦活佛(喇嘛教,与清王朝信仰相同)作出了影响后世数百甚至数千年的决定,归附中国,而不是向沙皇俄国投降。
大明帝国和蒙古帝国争斗了两百多年,谁也没能消灭对方,最后,在相差十几年时间内,先后消失。
满清时,蒙古地区再次纳入中国版图,除了贝加尔湖东部和南部的现在的布里亚特共和国、赤塔州等约70多万土地在1689年《尼布楚条约》中割让给俄罗斯外,其余蒙古地区都是中国领土。内外蒙古被统称为塞北。今蒙古国(外蒙古)清朝称喀尔喀蒙古,或漠北蒙古,并设有乌里雅苏台将军管辖。今内蒙古之南部地区并入内地省份,其余部份清朝留为"盟"、"旗",皆未建省。
1911年,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满清政府。中华民国的建立,标志着中国从此结束了封建统治时代。然而由于模仿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,无视中国国情,在那样一个封建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中华民国,没有着强大的政治力量,中国不久就进入了混乱的军阀割据时代。外蒙古的独立活动就是在这一时期公开开始的。
在1945年8月14日,与苏联签订了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,在条约中承认了“蒙古人民共和国”。这种巨大代价,终于换取苏联出兵中国东北,攻打屯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军。而日本在条约签订后第二天宣布无条件投降,使得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行动变得毫无意义,在苏联和美国的压力下,1946年的中国政府(国民党政府)暂时承认外蒙古独立,但在50年代后又不承认。在台湾陈水扁当局时期承认外蒙古独立。
1950年中国政府毛泽东主席出访苏联,为争取苏联外交支持,签订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》,以承认蒙古独立,保证了苏联归还旅顺军港、大连行政权和中国长春铁路的管理权等苏联根据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》获得的在中国东北的一切利益。
蒙古帝国_百度百科
外蒙古独立 - 维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书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