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18日

学习心得(2)影响自然周期的力量

在没有大的干扰的前提下,周期是一个缓慢的自我演化过程,量变逐渐引起质变。

但天下是没有一帆风顺的,一些突发事情会加速演化甚至马上引起大转折。而且在失衡之后,需要强行干涉才能回归正轨。

在这儿说说相关的影响因素,同时在全球化的社会,还需要注视投资国以外的相关国家的影响。

 

 影响范围

自然灾害

(洪水,暴雪,干旱,

地震,病毒瘟疫)

主要食用农作物/畜牧业灾害,导致CPI上涨,可能加剧通货膨胀(尤其是发展中国家)

传染病会降低经济活动,只有相关医药行业受益

股指下跌,黄金上涨

战争

(含领土纠纷)

贸易受阻,相关进口产品以及油气能源上涨

相关国家汇率急跌

股指下跌,黄金上涨

军工企业及其供应商是受益者

经济金融危机

资产价格全面下跌,避险的黄金上涨

资金链紧张,债务危机也将走近

持续发酵后以部分标杆大企业(尤其是金融)的破产达到高潮

汇率急跌(海外资产多的大国,初期反而可能会出现汇率上升)

官方危机对策

政府和央行将力挽狂澜(货币和财政--撒钱),风险开始释放

资产价格回升,股指,能源以及大宗商品暴涨

黄金开始下跌

到危机的完全解决需要数年,中间会有(对策-》危机)的多次反复

危机后期,官方再无钱可用,债务缠身,将迎来紧缩,搞不好会大萧条(资产价格全面暴跌)

货币供应

(含准备金及外币流动)

 M1以及M2的变化意味着宽松或者紧缩的倾向

利率调整

主要是央行的物价(包括食品和不动产)调节工具,上调时当然要考虑各级政府的债务负担

经济过热,通胀撒野,唯有连续加息,一般需要数次之后才见效果

危机发生后会逐步调低利率,一直低位徘徊到通胀出现或就业率回归正常

 汇率波动

是在本币保值与扩大贸易出口份额之间的摇摆选择

虽然提倡自由化,但各国都在操控汇率(能力范围内,认为需要时)

本币升值,增强在国际市场的购买力,利于走出去的跨国投资和并购,利于对抗通胀

本币贬值,贸易出口价格下跌而增强竞争力但输入通胀,危机后恢复体力的手段之一

贬值可能会导致外资出逃,资产价格下跌,严重的话会形成债务危机

政治因素

执政党/国家领导人的交替,会带来做政策(货币,产业,汇率,城镇化)方向的变化甚至制度变革

政治风波的破坏性影响就更大了

政府和央行,在某个阶段会照顾某些产业或者行业(上市前的银行,近年的三农,危机后的金融业,今后的环保,老龄化的医疗,社保入市),然后替换到其他加以平衡

IPO数量,印花税,资本所得税,等等的调节

还有大家最为期待的体制改革,如何捕捉其启动需要眼力(预计会闷声做,实现暗渡陈仓)

 

 

 

几点补充:

  资产,一般是指,股票,债券,不动产,大宗商品

  不动产,主要受流动性(包括外资流入),真实利率(可对抗通胀),税收(持有,交易,遗产继承)影响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